德赛:余荣岳 | 35年老“鞋匠”的坚守与创新

2021-10-19 14:08:50

图片


 “当你把全部精神集中在你所喜欢的事业上时,在往后岁月里,你会发现你所渴望的机会一个个全都被掌握住了。”走进德赛集团董事长余荣岳的办公室,办公桌上这句工作格言显得格外醒目。

图片






1985年,16岁的余荣岳进入鞋厂做学徒,从学徒到师傅,“有悟性”的余荣岳仅仅花了一年的时间。在鞋革行业摸爬滚打了十多年后,1993年,他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在奋力打拼下,他的企业一步步发展壮大。如今,德赛集团拥有1700多名员工,年产值超过5亿多元。

图片

深耕制鞋行业三十多年,余荣岳对于市场变化有着敏锐的嗅觉,面对当前全球新冠疫情的影响和传统鞋业企业亟待转型的难题,他选择通过智能化改造率先突围。如今德赛的智能车间,机械手代替人工将皮料包楦定型,移动机器人承担重物搬运工作,数字化管理体系覆盖生产全流程。有了智能加持,企业员工人均产值提高了30%。

图片

余荣岳介绍到,德赛集团为了智能化的生产准备了三年,去了解世界各地先进的水平和思路。2019年,德赛开始着手去打造智能生产的设备,一台设备按人力来说可以解放5倍的人员数量出来。

图片





图片

作为“中国鞋都”,温州的鞋企有着产业集群的规模优势,可是在工艺品质方面与国外领先企业仍有一定的距离。追求精益求精的余荣岳,早在20多年前就坚持投入大量资金派遣业务骨干外出学习考察,同时引进意大利、台湾等地的工艺师加盟,在提升制鞋水平的过程中传承“工匠精神”。

图片

余荣岳坦言,在35年的制鞋路上,困难肯定是很多,但是他对制鞋的热爱和执着是绝对恒心的,也正是始终坚持的匠心,带给他一个坚持的信念。

图片

作为温州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下的突围样本,德赛集团总投资3.5亿元打造的智慧工厂“德赛科技园”即将建成,投产使用后将依托数字技术和温州鞋产业链集群优势,实现皮鞋柔性化生产,满足个性化消费需要,以智能制造撬动新一轮发展。


图片
图片



图片

采访的最后,余荣岳说道“提升时尚程度的研发,还有生产进行智能化的生产,销售结合新零售的销售,这条链打通,为温州“中国鞋都”到“世界鞋都”,作出我们的一份努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余荣岳这位35年的老“鞋匠”,依旧保持着“静下心,做好每一双鞋”的初心,在坚守和创新中探路未来。


相关推荐

    打开APP阅读全文,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