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塑料大王”到“地产大亨”,他的每次跨界为何都能成功?
陆建林,鹿城人。在鲁30年的他,凭借敏锐的商业嗅觉,不断学习、求新求变,经历了三次商业大潮洗礼:1987年落脚山东济南,白手起家将塑料颗粒生意做到年出口 2000 万美元;2003 年,跨界经营进入房地产领域,事业开始呈几何式增长;2015 年,经营领域拓展到产业园,打造山东 " 智造小镇 " ……
温州"塑料大王"
1987 年,20 岁的陆建林同很多老乡一样,外出讨生活。最初,他并没什么远大的理想,唯一的念头是:“家里太穷,我得出门挣点钱,让父母和兄妹有饭吃。”他一路从温州出发,边走边看,来到山东济南的时候,觉得离家比较远了,便在这里扎根。

济南:大明湖初冬美景/视觉中国
起初,他做的是塑料颗粒原材料生意。“每天东跑西跑,到处找原材料,然后运回温州卖。因为我找到的原材料多,一个月就卖了上百吨,而别人一个月最多卖 10 吨。”回忆起创业之初的艰辛,陆建林轻描淡写道。
生意有起色后,陆建林便回老家盖房子,实现“让父母兄妹吃好住好”的承诺。1991 年,老家 4 层楼、400 平方米的房子,成了当地的样板房,村里人要盖房,都要先去他家参观。此时的陆建林占据了山东省70%的塑料颗粒原材料市场,成了温州人眼中的“塑料大王 ”。
1992 年,陆建林延伸产业链,厂里有 100 台塑料吹膜机,生产各种塑料袋、垃圾袋、食品袋,不管是温州人还是山东当地,都找他拿货。

陆建林
1998 年,因国内市场下滑,陆建林转做外贸出口生意。直到现在,这家位于济南市天桥区的成林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每年出口额高达一两千万美元,是山东省外贸百强企业。
济南"地产大亨"
因势而谋,应势而动。企业稳定发展后,陆建林没有安于现状。2003 年,正是房地产开始野蛮增长的阶段,他果断摸索着干了起来。山东连城置业有限公司很快在济南西部立住脚跟,20 万平方米的连城水岸住宅项目赢得广泛好评,一期、二期均销售火爆。此后,连城置业又在潍坊成功开发了 3 个项目。
2015 年 10 月,随着连城置业开发的连城广场开门迎客,把济南西部的商业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连城广场位于济南市经十路、纬十二路交界处黄金位置,3 万多平方米,集合了众多品牌餐饮、奢侈品店、儿童乐园……这里,也成为一个小而美的高端精品购物中心,和周边现有商业形成互补。

陆建林荣获“2017山东房地产十大风云人物”
“我喜欢学习,喜欢挑战,但我走的每一步都很踏实,都经过深思熟虑。”陆建林说,房地产是大起大落的产业,他开发的每一个项目都属于稳健型产品,在山东,由连城置业开发的产品涵盖学校、写字楼、精装公寓、街区旺铺、购物中心、酒店等。
聚焦产城融合
2015 年,在做过房地产开发、城市综合体项目后,陆建林打开产业新模式,涉足小微园、产业园。
最早落地的,便是投资 50 亿元打造的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基地“济北智造小镇”,打造“以产兴城、以城带产、产城融合”特色小镇,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加速产业集聚发展。园区定位“ 智能制造、创意研发、服务配套、绿色生态”于一体,搭建创新服务平台,着力发展“互联网+”、智能制造、装备制造业、创意研发、总部经济,具体包含高端智造、企业定制、配套金融服务和配套商务等。

济北智造小镇
谈到济北智造小镇的未来,陆建林充满了期待:厂区和服务区分开,大部分以产业生产为主,其中园区的 10% 将作为入驻企业的共享服务中心,其中包括食堂、超市、咖啡厅、健身房、会务中心等各种服务中心,全方位满足企业的衣食住行,让企业可以专注于生产和研发,为企业提供落脚地,促进企业迅速投入生产,马上见效益。

智造小镇园区规划
如今,连城置业正在以济北智造小镇为代表的“连城小镇 3.0 版”全面布局,在山东各个地市建设十几个产业小镇。此外计划在浙江、湖北、广东等地进行产业布局。
反哺家乡
2015 年 8 月,山东省温州商会成立后,身为会长的陆建林,带领商会会员响应“温商回归”,以众筹模式投资鹿城装备制造业小微园项目,投资金额达 5 亿元,成为温州市级示范小微园,签约企业近百家。
“‘温商回归’就像一声声来自母亲的呼唤。"陆建林说,今后,商会将经常组织在鲁温商"抱团"回乡再考察,再创新,以实业兴温州,回报桑梓,反哺家乡。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