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戏寻根| 瑞越版《白兔记》将首次亮相南戏文化季
温州,素有“戏曲故里”、南戏发祥地的美誉,北宋中叶诞生在温州的南戏是中国最早的成熟戏剧样式,已经传承了900年。10月12日,历时两个月的首届“戏曲寻根——南戏文化季”在温州大剧院拉开帷幕,这场戏曲盛宴吸引了众多戏曲爱好者、专家的关注。此次南戏文化季展演的47场剧目,均和南戏有着深厚的渊源,可谓一次“南戏寻根之旅”。

首届南戏文化季,瑞安越剧团带来的南戏经典剧目《白兔记》,在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改编创排后,将于10月17日,在温州市东南剧院首演。
《白兔记》又称《刘知远白兔记》,为元代南戏作品,永嘉书会才人编,写的是刘知远与李三娘悲欢离合的故事,与《荆钗记》、《杀狗记》、《拜月亭记》并称“四大南戏”。
▲《白兔记》排练现场
瑞安越剧团团长蔡丽雅表示,排练《白兔记》,是她们剧团对南戏的一次寻根之旅,即寻求戏曲创作艺术的本源之根,寻求戏曲与观众之间的关联之根。
▲瑞安越剧团团长 蔡丽雅
▲《白兔记》编剧 温润
编剧温润:“之前在改编这部戏时,一直有点忐忑,因为瑞越好不容易排一部戏,万一没弄好,我就成了罪人了!但是在合成那一天,在没有上音乐的情况下,我们邀请戏迷们进场看,看完后,戏迷们大呼过瘾,都说流了好多泪,纸巾不够用,下次看这部剧时,得多多准备纸巾!当得到戏迷们的肯定时,我们主创们悬着的一颗心才总算落了地。”
这部戏,用编剧温润的话来说,就是在体现当代价值观的同时,遵照传统越剧规范来写戏,深挖南戏文化内涵,力求再现古典戏曲的叙事手法。
▲《白兔记》导演 胡洁婷
导演胡洁婷:“《白兔记》本次创排,最大的用意就是传承经典、还原戏曲本体,用传统的戏曲程式,用原汁原味的越剧流派,加上创新的表演方式,还原越剧传统戏,排老百姓爱看的经典。”
她透露,《白兔记》唱腔设计赵斌,把海派的老滋老味,淋漓尽致地用在了这部戏中;负责作曲配器的徐律,又在这些“老味”的基础上,适时加入一些“新味”;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部戏还邀请了国家一级指挥、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浙江音乐学院戏剧系戏曲音乐教研室主任阮明强老师坐镇指挥。
▲瑞安越剧团团长 蔡丽雅
“琵琶”专业出身的蔡丽雅,除了瑞安越剧团团长这个身份之外,她还担任中国第三届琵琶专业理事、全国优秀特长生琵琶测评师、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会员等。她曾在“琵琶”行业获得过众多的国家级、省市级奖项。身边的朋友们都说,丽雅原本可以靠一把“琵琶”过安逸日子,但是没想到,她却偏要“折腾”,作为南戏故里、尤其是戏剧大家高则诚故里的戏曲人,她挑起这副沉甸甸的担子,虽然“压力山大”,然而却是义不容辞。
此次新改编的南戏剧本《白兔记》,即将在温州市区上演,蔡丽雅很开心,她表示这部戏,从编剧、导演、到她自己都是女性,三个女性一台戏,在创排这部戏的过程中,她们赋予剧中人物“李三娘”新的观念,即在坚守传统美德的同时,又赋予剧中人物现代女性独立的人生观,这是与以往的“李三娘”人物塑造的不同之处。蔡丽雅期待观众在10月17日进剧院观看这部戏后,能够对这部剧多提一些宝贵的意见。
来源:温州人品牌工作室
编辑:赵静静
责编:金藤壁
审核:朱磊 吴芸芸
监制:王振辉 翁逻沿 温作杰
总监制:邓雄杰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