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推崇的“香港围棋之父”竟是温州人!成名后到香港开启围棋“拓荒之路”

2024-01-06 16:40:00



前不久,有着“棋坛怪才”之称的杨士海从香港返温州乐清老家,与家人朋友相聚一堂,这也是他阔别三年后首次回家。同时,杨士海还受邀和乐清的小棋手、老棋手们切磋交流。


杨士海到乐清实验小学指导小棋手。戚梅丽 摄



人物名片



杨士海,男,1971年生,温州乐清乐成街道人,现定居香港,1983年毕业于乐清市实验小学,中国棋院八段棋手,香港杨士海棋院院长。



围棋神童摘夺省冠



回到乐清的第二天,杨士海回到母校乐清市实验小学,故地重游教学楼、游泳馆、图书馆、校史馆,游览校园新景,领略岁月变迁,感怀时光流逝,边走边回忆起自己学生时代或励志、或刻苦、或有趣的故事。


1978年,杨士海踏入乐清县实验学校(乐清市实验小学前身),开启小学生涯。儿时看到父亲和哥哥下围棋,杨士海就默默站在旁边观棋,一步步招数在他的小脑袋里反复思索推敲,竟然无师自通,学会了下围棋。对围棋一旦产生兴趣,便一发不可收拾。在那个年代,乐清会下围棋的人寥寥无几,他记得学校教数学的包老师其家属傅先生是一名围棋爱好者,放学时,杨士海总喜欢到他寝室,与之过两招。


杨士海(右一)与足球评论员张迈合影。


“那时候的教学楼是民国时期留下的两层灰砖楼房,一楼是教室,二楼是教师宿舍,我常常跑到二楼跟傅先生下棋。”杨士海回忆起童年的执着,依然觉得很美好。其间,他时常独自一人跑去县工会的一个小棋室下棋,过足了棋瘾,并喜欢找高手“过招”,与当时出名的乐清围棋高手傅天佑、章修贤、林金榜等对局无数。


1983年,杨士海首次参加乐清市围棋比赛,便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后经温州市体育局推荐参赛,摘得当年浙江省少年儿童围棋大赛冠军。在老师眼里,这名体育不怎么好的学生却以体育特长的优势,前往杭州,开始围棋专业训练。1985年,杨士海首次获得全国少年儿童围棋比赛第三名,1986年成功入段成为一名职业棋手,1988年荣获全国“新秀杯”围棋赛冠军,1989年,杨士海进入国家队。



中日擂台一战成名



在近20年时间内,杨士海四处“征战”,获誉无数。说起让他最难忘的比赛莫过于1989年第五届中日围棋擂台赛了。对于上了年纪的资深棋迷来说,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中期举行的中日围棋擂台赛绝对是记忆里难以磨灭的一大体育盛事。从围棋整个项目史来看,中日围棋擂台赛对亚洲围棋甚至是世界围棋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被广泛认为是现代围棋最成功的大型比赛之一,间接催生了后面各种围棋世界大赛。


在继上一届失利以后,中方派出聂卫平、杨士海、张文东、俞斌、钱宇平、江铸久、刘小光、马晓春等8员大将,提高了单兵作战能力。


重压之下、棋盘之上,方显英雄本色。比赛一开始,日方依然派出当时称为“依田老虎”的依田纪基打先锋,他还想复制上届擂台赛的六连胜。谁知中方却使用奇兵险招,派出年仅17岁的少年小将杨士海迎战。


带领小将们参加围棋比赛。


当时的杨士海在中国围棋界还寂寂无名。都说少年无畏,不动如山,杨士海最终以半目胜出,让这只“老虎”轰然倒下。赢得此局,惊艳四座,为中国队稳定了“军心”,赢得了信心。接着,队友张文东、俞斌、钱宇平等人轮番横扫,成功击败日本队。


这一战,也让杨士海在中国围棋界立足。1996年,他获全国个人赛第四名,1998年获得第二届“乐百氏杯”挑战权,首届棋圣赛八段组冠军。1997年,杨士海升为围棋八段。


杨士海之所以被称为“棋坛怪才”,是因为他可以轻而易举地扳倒李昌镐、依田纪基等棋坛“巨无霸”,也可能莫名其妙地在无名之辈面前丢盔弃甲。在“刀光剑影”的棋坛中,他更像是一个玩家,自由而随性。



新秀“棋”功以“快”取胜



棋局之上,杨士海撒豆成兵,落子如飞,棋感极其敏锐,和棋坛名将“邱磨王”邱峻形成鲜明的对比。九段邱峻沉默寡言,杨士海快人快语。一个下棋是出了名的慢,一个下棋是出了名的快。他们两人的一次比赛成为了一段棋坛趣事。


在1999年的个人赛上,杨士海对局邱峻。杨邱二人经过一番大战之后,杨已取得盘面20目的优势,盘面已经没有大官子了,邱后面每一步棋都在垂死挣扎,等到58秒的时候才落子。杨看到邱这样痛苦顽抗,实在于心不忍。


杨士海(左二)与粉丝合影。


恰逢此时,棋友刘世振(现任国家围棋队副队长,上海围棋队主教练)刚好走过来观看二人对战,杨士海心生一计,见机便与刘细声交谈,言外之意便是说这白棋如果是我,早就投了,这个邱俊是不是故意拖延时间啊。


说完3分钟不到,邱峻便主动投降了。事后,刘世振笑着对杨说:“这招太厉害了,这也是我第一次看见邱峻中盘痛快认输的!”。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杨士海下棋是出了名的快,罗洗河九段也是“快枪手”。这两位“快枪手”在比赛中又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在有一次比赛上,两位棋坛快手对局,棋逢对手,势均力敌,只见棋盘上落子飞快,黑白棋子交错厮杀,局势瞬息万变,经过一番你争我夺的激战之后,两个“快枪手”在不到一个小时内便早早结束了“战斗”,杨士海以快小胜,让围观者意犹未尽,直呼过瘾。



围棋“教父”香港拓荒



离开国家队后,杨士海“浪迹江湖”数年,恣意潇洒。1998年,杨士海与香港围棋运动员简莹在比赛中邂逅,两人一见倾心,之后常常一同摆棋、打牌。经过5年的恋爱长跑后,终于喜结良缘,其岳父是香港棋社社长简怀穗先生。


1999年,杨士海移民定居香港,将在香港发展围棋事业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同年,他参加了中国围棋甲级联赛;2001年-2004年组建了香港队,参加中国围棋乙级联赛,将中国围棋进一步发扬光大;2002、2006、2008年,杨士海代表中国香港参加了“丰田杯”世界围棋锦标赛;2013年参加了亚洲室内运动会……这些年,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他对围棋事业的热忱。


“那时候的香港,下围棋的人很少,组织围棋比赛可能都找不到百来人。”杨士海说,围棋运动是一项智力竞技运动,可以很好地锻炼孩子们的专注力和逻辑思维,于是他在香港扎了根,并决定把这项益智运动发扬光大。


作为香港围棋教练,20年来,杨士海积极开拓围棋教学市场,坚持每年举办香港中小学生围棋公开赛。在他的影响下,香港围棋培训业也逐步扩大,如今,香港围棋社已达几十家,而围棋爱好者也超过10万人,杨士海也被行业内推崇称为“香港围棋之父”,带出了谢依旻等高徒。2018年,杨士海在观塘成立了杨士海棋院并担任院长。与此同时,杨士海还加强与日本、泰国、韩国以及中国深圳、澳门等棋院的交流活动,以棋为媒、以棋会友、以棋促智。


“如今香港的围棋氛围很好,小比赛也有二三百名小朋友参赛,大比赛则往往会吸引七八百人。几乎每月都有围棋比赛。”杨士海对香港的围棋发展前景十分看好,非常期待香港能出现像柯洁这样的围棋领军人物。


“自从香港高铁通车后,回乐清就非常便捷,我这次就是坐了7个多小时的高铁回到老家。”杨士海笑称,这个假期过得充实而有意义,回到熟悉的地方,见到久违的棋友,再尝尝家乡的鱼丸等美食,享受着这份愉快且简单的幸福。


多年来,杨士海扎根香港,并有效推动了深港澳三地围棋文化推广和普及,同时,他也心系家乡温州乐清,此次回乡,杨士海分别到市实验小学、市围棋协会、大荆等地开展围棋车轮战,场面精彩绝伦,也让更多棋友领略了国粹风采,感受到围棋文化的魅力。“因为热爱,才会坚持。我们要享受围棋的快乐,而不是去承受过多的压力。”杨士海称,围棋起源于中国,风靡世界,方寸之间,黑白博弈,均透露着人世间最朴素的真理。


杨士海说,近年来,围棋运动在乐清发展迅速,据了解,全市已有数千名围棋爱好者,每年还会举办“新浪贺岁杯”“君建杯”“育苗杯”“小明星杯”等各类围棋赛事。特别是围棋进校园活动,让更多青少年接触围棋、爱上围棋。他希望围棋这项运动能在老家乐清不断发扬光大,今后自己会常回家做交流指导,也将积极搭建香港和乐清两地的围棋交流平台,增进友谊,促进两地围棋运动发展。


来源:世界温州人家园

编辑:朱益帆

责编:何继岗 钱若谷 李温情

审核:金安静

监制:翁逻沿 李冶

总监制:邓雄杰



相关推荐

    打开APP阅读全文,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