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温商》夏旗:东瓯古家具的新传承

2021-04-02 13:18:42

2019年6月,温州藤桥东瓯古家具博物馆正式开馆,这是温州首家民办古家具博物馆,馆内展出的大多数是明清时期江南一带的陪嫁用品。而这家博物馆的背后,是三十多年来夏家父子两代人打下的古家具收售产业。随着时代变迁,传统的产业着临新的命题,今天,我们就到东瓯古家具博物馆,来听一听博物馆负责人夏旗对于古家具产业文化传承和市场转型的新思考和新实践。


眼前的这两人就是夏家父子,父亲夏忠兴,有着近40年古家具收购、交易、修复经验,被誉为藤桥古家具产业第一人。随便拎出一件木器,成色、年份、雕刻、工艺、价值等,都一目了然。而旁边这位夏旗,从小在古家具中熏陶成长,大学毕业后,选择回乡帮助父亲。

温州市国承民俗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负责人 夏旗:

藤桥古家具,这个其实是一个产业,是个特色的一个产业。原来过去40年前,从我父亲那一辈人第一次带这个客商来到我们藤桥,后来就形成了全村1000多号人从事了这个行业。我其实从小受父辈影响,其实家里就一直在做这个行业,反正对无论是工艺或者是价值,其实自己是非常熟悉的。当时回来之后看到一个是父亲他们的工作环境,另外一个我们也看到分析了市场的前景,如果按照传统这种模式去发展,其实因为老物件了不能再生了,资源毕竟是有限的。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比如说做一些创新的想法。


在夏旗看来,温州自古就是“百工之乡”,东瓯古家具产业在品质、样式上,从有着独特的优势。不过古家具有着不可再生的特点。几十年的传统收购、销售模式已经逐渐被时代抛弃,上世纪90年代末,他首先在收购和销售模式上开始了新的探索。


温州市国承民俗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负责人 夏旗:

当时我们从父辈那时候就是传统的一种经营模式,但是客人他都是上门来的。后来我们想到了是不是从网上可以比如说流通,因为我们从网上做这个生意的话,可以直接接触到我们一手的客户,我们这主要还是当时一些论坛,后来才有了我们专业性的老物件的交易网站。


记者:2000年的时候,中国网络那时候还是比较新颖,但是整体的给你的反馈是什么样?


温州市国承民俗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负责人 夏旗:

起初也是有碰到一些一定的困难的,因为我们原来无论从包装运输要求完全是不一样的,因为像家具这些它都是比较要搭建,规格比较大,然后我们包装运输都比较困难,因为如果在网上做,它有一个弊端,它都是过来是零售的比较多一点,对收藏个人收藏有些装修是这一类的客户比较多一点,他们这个是量小,但是我们东西兴的那个是大件的,所以说对我们要求包装,然后线上有些产品的纠纷处理,这些都我们都是新接触的。


通过父辈的经营,温州藤桥古家具在行业内早就小有名气。在夏旗网络营销的驱动下,线上线下收购交易逐渐展现成效,可以说生意越做越大。不过,就在这样一种供不应求的过程中,随着古家具资源越来越少,古家具产业式微,在夏旗眼中,不仅仅是一件件工艺品的消失,更隐含着温州传统精神和文化底蕴的流逝。夏家父子,开始在日常交易中,更加注重老物件的保护和传承。


温州市国承民俗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负责人 夏旗:

如果像大众的这些产品,我们现在是供不应求的,因为它是乡村旅游做了之后,他们现在有做民宿、会所,然后有些乡村里面的文化礼堂,这里面装用的量还是比较大的,而且温州的东西很丰富,视觉效果又好,所以说他们很喜欢我们温州的产品。其实我们现在的东西其实是舍不得卖,因为我现在要有一批有质量的或者工艺比较好的东西,我们现在全部是进行了保护和收藏。


为了能让更多人看到东瓯古家具的工艺和价值,让温州人尤其是年轻一辈了解温州民俗文化,夏家父子在2013年建立藤桥上埠头民俗博物馆。2018年,在藤桥镇人民政府的支持下,占地近3000平方米的“东瓯古家具博物馆”正式落成,并向社会免费开放。馆内有各类珍贵藏品1000多件,集中展现明清时期浙南一带的家具和婚俗陪嫁用品,以此体现了当时的民情风俗。通过几年发展,年接待游客已近3万人。


温州市国承民俗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负责人 夏旗:

虽然说这个博物馆是公益性的,但其实它背后的意义是非常可观的,一个我们现在在做一个保护和传承,现在我们也开设了跟学校结合办研学教育,这个价值其实是很高,因为在我们整个把我们温州民俗文化的东西可以有一个延续的价值,这个价值其实我觉得是非常宝贵的。另外一个我们是对自己的产业兴旺其实带来很大的一个提升的,因为我们有了古家具博物馆,其实是对外宣传的一个窗口,我们可以把这里当做一种展示,我们有更多的客商,或者有更多的游客进来,那么对我们产业整个发展是有利。还有一个就是说我们其实为政府搭建了一座文化的桥梁。我们现在提倡乡村振兴旅游,我们博物馆它跟文化文旅结合,它其实是非常有说服力的。当地政府现在我们这里当作藤桥镇的网红的打卡点。


采访中,夏旗多次提到古家具属于不可再生性,随着乡村文旅的发展,乡村振兴的不断推进,古家具行业将会迎来更好的发展。而行业要长期稳定的发展,必须在行业转型提升、传统产业和文旅项目相结合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


温州市国承民俗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负责人 夏旗:

其实农村有三宝,我觉得应该是老房子,应该是老的田园,还有一个就是我们老物件。其实我们有很好的资源,为什么我们自己不开发一些,跟乡村旅游相关的一些产品,后来也给我带来了这种想法,后来我们还有想到就是说我们结合博物馆再保护一批,然后这批东西在不卖掉的情况下面,可以带动附属产业的发展。我们回来之后有很多的想法,还有我们现在结合城市书房,还有无料书铺,这些都是我们现在文旅打造的一些品牌。我们现在一个是产品上,我们进行了研发出新中式家具,还有一些文旅的其它的产品衍生品。


夏旗说,目前,古家具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初见成效,传统老物件产业的销售和新中式仿古家具产业的发展,也得到了很好的结合和补充,未来几年,他希望在地方政府旅游开发的契机下,出一份力,再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藤桥老物件集散中心的繁荣市场景象。


温州市国承民俗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负责人 夏旗:

我们可能将来还会有更大的愿景,可能会在我们藤桥或者我们原来产业的村里面会打造一条文旅古玩市场一条街,有这样的想法。为什么会这样的想法?因为只有把产业融入到乡村振兴旅游,才能真正的比如说带动整个村庄或者带动一片地方的整体的经济的提升。

如果这个形成,一个是带动游客,另外带动其他的附属产业发展,那是极好的。我们现在是非常有信心,因为我们毕竟有40年的积累,无论是我们的产品品种,无论是工艺都是非常有巨大的市场,再加上我们现在做的这些衍生品,新中式的家具,这些都是我们的特色,我们的亮点。


干一行,爱一行,多年的经历让夏旗将重心从古家具收售转移到古家具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他希望通过东瓯古家具博物馆的展示,让人们能够从一床一椅、一榫一卯中看到温州手艺人的工匠精神,让老物件承载的民俗文化重回大众视野;他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创新,让传统产业发出新的光芒,造福一方。


来源:《温州人品牌工作室》

编辑:阿特 兆丰

责编:叶青

审核:朱磊 吴芸芸

监制:王振辉 翁逻沿 温作杰

总监制:邓雄杰




相关推荐

    打开APP阅读全文,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