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部分银行被SWIFT除名 是CIPS的机会吗

2022-03-03 18:20:00

CIPS与SWIFT是合作而非竞争关系,通过CIPS开展的跨境支付结算,其报文交换绝大部分也是通过SWIFT;被SWIFT剔除,并不等于相关银行与国际上其他金融机构的跨境支付之路被完全斩断,但随之而来的严厉制裁会带来深远影响

news

  【财新网】俄乌之战爆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金融制裁步步升级,之前备受外界关注的环球银行间金融通信协会(SWIFT)国际结算系统,如预期成为制裁俄罗斯的工具之一。然而这个“武器”火力有多大?有人认为这意味着中国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将迎来巨大机会,果真如此吗?

  北京时间2月27日凌晨,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发布联合声明称,将部分俄罗斯银行剔除出SWIFT,使其“与国际金融体系脱节”,无法正常运作。目前,SWIFT尚未公布这些银行的名单(参见财新网《美欧将部分俄银行踢出SWIFT 将俄央行列入制裁》)。

  对于被SWIFT除名的部分俄罗斯金融机构而言,最大的挑战并不来自被SWIFT剔除。“只是被SWIFT除名,对它们没有太大的影响,大不了多花点钱拉几条专线。最大的影响还是严厉的制裁。”有大行海外机构人士称。

金融孤立的风险

  将俄罗斯金融机构排除在这个全球最重要的支付指令报文体系之外,在2021年底美国指控俄罗斯军队开始在俄乌边境集结之时,就是美欧国家讨论的备选项之一,然而直到俄罗斯军队兵临乌克兰首都基辅,西方各国对此一度仍举棋不定,可见这一招火力确实强大,并有可能伤及自身。

  SWIFT是全球金融机构之间开展跨境业务的主要通信通道,其报文传送平台、产品和服务对接了全球超过1.1万家银行、证券机构、市场基础设施和企业用户,覆盖了除朝鲜以外的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2021年,全球有一半以上的跨境大额支付交易要依赖SWIFT系统。SWIFT总部在比利时,由代表全球约3500家金融机构的股东拥有和控制,股东再选出25位独立董事管理和监督公司日常运营。SWIFT的监管机构是G10的中央银行以及欧洲央行,首席监管机构是比利时央行。

  由于SWIFT对全球跨境支付结算举足轻重,这家自我定位为“无权作出制裁决定的”“全球系统性的、中立的公用事业机构”,自2010年之后也逐渐成为西方社会制裁特定国家的工具。2012年3月,根据欧盟理事会加强对伊朗的金融制裁的国际及多边协议,SWIFT被特别禁止向欧盟制裁的伊朗银行提供金融报文服务,SWIFT系统断开在伊朗的欧盟制裁相关银行的连接。

  根据中金公司的研报,伊朗在2012年被剔除SWIFT系统后,就陷入“金融孤立”状态,并由此带来“经济孤立”的冲击,伊朗人均GDP在2012年达到7928美元之后,目前已降至3115美元,降幅接近70%。

  除了伊朗,被SWIFT排除在这个巨大系统之外的国家还有朝鲜。但是针对俄罗斯这样大体量经济体的类似措施还是第一次。将俄罗斯部分银行从SWIFT除名,无疑会给俄经济和金融带来猛烈冲击,然而俄罗斯的经济体量是伊朗、朝鲜等国的数倍,还是欧盟的第五大贸易伙伴,因此也有“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风险。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数据,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俄罗斯持有意大利和法国的银行债权250亿美元,持有美国的银行债权147亿美元。

跨境支付清算不能完全斩断

  需要注意的是,此举还不能完全阻止这些俄罗斯银行与国际上其他金融机构进行跨境支付清算。

  正如SWIFT在其官网强调,SWIFT并非支付清算系统,而是金融机构跨境支付的报文系统。如果银行A要向另一国家的银行B转账100美元,过程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信息交换,类似于A、B还有它们开户的清算机构各自确认,这100美元由A的账户转向B的账户,资金已经付讫;另一部分才是资金支付,后者有赖于包括A和B中间的清算机构在内的跨境支付清算金融基础设施。这两部分同时进行,缺一不可,而SWIFT负责的只是信息交换部分。

  跨境支付清算涉及不同国家,语言文字、时间标准、法律体系、指令规范等都不相同,而由于SWIFT使用标准化的报文和参考数据,在准确性、保密性和便捷性上均有较强的优势,因此很快成为世界上与资金交易相关的应用最广泛的金融报文传输通道。

  因此,将俄罗斯部分银行排除在SWIFT之外,意味着其他金融机构不能用SWIFT的报文系统向这些银行发送或接收跨境支付信息,但这并不等于这些银行与国际上其他金融机构的跨境支付之路被完全斩断。它们还有其他选择,只是这些选择可能昂贵和低效。

  一位资深国际业务人士介绍,跳过SWIFT的方式有很多种,两家银行之间的信息交换没有规定的格式,只要双方机构认可,甚至用加密电报、电子邮件都可以,但是这样的效率将会非常低。

  一位大行海外机构人士表示,两家机构之间可以架设专线,一个月成本约几万元,不排除俄罗斯银行内部也有这样的专线。

是CIPS的机会吗?

  在美国等宣布将部分俄罗斯银行踢出SWIFT后,有人认为这是中国CIPS的机会。但这个判断似是而非,实际上搞错了两者的定位和关系——CIPS与SWIFT并非替代关系。CIPS是跨境支付清算体系的另一半,即支付清算的基础设施系统。

  如前文所言,CIPS这样的资金账户系统,主要负责资金流动,而相应的信息流——报文传输部分,可以走CIPS内部系统,也可以在机构之间用SWIFT来传输。无论CIPS还是SWIFT的人士都曾对财新表示,CIPS与SWIFT目前是相互合作的关系,而非竞争关系。

  SWIFT的报文体系是一套国际标准(ISO)。为适应复杂多变的跨境支付需求,特别是在虚拟货币的冲击下,代表传统金融机构的SWIFT也在不断革新,近年来开始推动全球银行向更具开放性、可以兼容区块链技术的新标准ISO20022迁移。标准迁移是个庞大的工程,不少国家的机构还在过渡,而中国已经是较早采用ISO20022标准的国家。CIPS一期的CIPS分类报文和二期新增批量业务报文等,全部采用SWIFT MX或ISO 20022标准(参见财新网《面对Libra的挑战 SWIFT准备掀起另一场支付革命》)。

  尽管CIPS的参与机构也可以通过CIPS系统直接进行报文交换,但在支付清算的信息流角度看,CIPS跟SWIFT远不是一个数量级。

  截至2022年1月末,CIPS系统共有参与者1280家,覆盖全球100个国家和地区,但其中更多是间接参与者、有1205家,直接参与者仅75家,且大部分为中资机构的海外分行或子行。而只有直接参与行才可以通过CIPS系统直接进行报文交换,间接参与行与直接参与行的跨境报文交换绝大部分也是通过SWIFT。

  除此之外,在币种方面,CIPS主要支持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债券通南向通”开通之后还支持港币的跨境支付,但占据国际支付近一半的美元跨境支付清算,则需要通过纽约清算所银行同业支付系统(CHIPS);紧随其后的欧元跨境支付清算则是在泛欧实时全额自动清算系统(TARGET2)和欧洲银行业协会建立的EURO1系统上进行。

  也就是说,国际主要货币的跨境支付清算都建立在发行国家或地区专门的系统上,中国的CIPS的发展实际有赖于人民币国际化的水平,而这背后涉及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程度、资本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中国实体经济的国际化程度等一系列综合因素。

  根据美国财政部的公告,2月26日起对俄罗斯实施新一轮 “史无前例”的严厉的金融制裁,包括全面限制美国的机构与俄罗斯两家最大银行的业务,以及要求在美国的机构停止与俄罗斯的银行进行14天以上的新债务和股权交易等。“虽然制裁看上去只是针对在美国的机构,但是由于美元的支付清算系统CHIPS是在美国,这意味着所有有美元业务的机构,包括在美国设有分支机构的,整个系统都要遵守这个制裁要求。” 前述人士说。

  正如中行前副行长王永利撰文所言,被SWIFT切断服务本身并不是根本问题,真正需要关注的问题是被美欧阵营实施严厉的经济制裁甚至与其全面脱钩可能产生的影响。观察SWIFT将俄罗斯剔除可能产生的影响,不能仅仅看到对俄罗斯的影响,更要看到可能对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的广泛影响。

来源:财新网

编辑:陈愉

责编:何继岗 钱若谷 李温情

审核:金安静

监制:翁逻沿 温作杰

总监制:邓雄杰

相关推荐

    打开APP阅读全文,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