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层梳理12家问题房企名单 鼓励银行与AMC参与纾困
财新记者获悉,此次会议上,监管部门表态鼓励银行与AMC积极参与房地产行业风险化解。随后几天,各银行总行与AMC分别在内部传达会议精神,并就问题房企纾困并购业务情况布置相关工作。图:视觉中国
2021年下半年以来,高杠杆房企陆续爆发流动性危机。逾半年过去,行业形势未有改善。近日,监管部门梳理出一些问题房企,鼓励金融机构参与纾困。
2022年4月19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召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座谈会,18家全国性商业银行、5家全国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MC)主要负责人均参加会议。4月20日上午,央行官网报道了上述消息。
在涉房金融方面,会议强调,金融机构要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因城施策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要执行好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区分项目风险与企业集团风险,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要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做好重点房企风险处置项目并购的金融服务;要及时优化信贷政策,灵活调整受疫情影响人群个人住房贷款还款计划。
财新记者获悉,此次会议上,监管部门表态鼓励银行与AMC积极参与房地产行业风险化解。随后几天,各银行总行与AMC分别在内部传达会议精神,并就问题房企纾困并购业务情况布置相关工作。
监管部门列出的首批问题房企共12家,包括中国恒大、融创中国、世茂集团、阳光城、佳兆业、富力地产、荣盛发展、中梁控股、绿地控股、中南建设、中国奥园、融信中国等。其中既有已经发生公开债务违约的出险房企,也包括尚未出险但深陷流动性危机泥潭的高压房企。未来名单还会根据企业实际发展情况动态调整。多名出险房企人士称,目前未收到相关会议的具体落地内容或细节。
针对12家问题房企纾困,监管部门对五大AMC提出窗口指导细则。比如,一些出险房企旗下项目存在其他金融机构的存量债权,若暂未形成不良,AMC可以收购;AMC也可接收自身涉房关联方在2021年底之前的应收账款。此外,一些出险房企旗下项目2021年底以前的贷款,原本用于支付土地价款,现在变成不良债权,AMC亦能收购;AMC还可联合关联方,如旗下地产公司参与出险房企的收并购,不纳入重大关联交易。
过往,金融监管要求AMC对单一行业的资产余额不超过其不良资产总额的50%,房地产行业也要满足这一要求。此次,监管层明确提出,AMC开展纾困业务,暂不纳入房地产集中度管理;AMC参与问题房企纾困,消耗的资本金按照50%计量。
2021年7月以来,房地产销售端持续萎靡,再融资受到较大冲击。债务刚兑压力之下,房企流动性危机频发,纷纷放售资产自救。
2021年9月底开始,监管层频频就房地产融资发声纠偏。当年12月3日,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称,现阶段将“重点满足首套房、改善型住房按揭需求,合理发放房地产开发贷、并购贷”。当年12月20日,央行和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做好重点房地产企业风险处置项目并购金融服务的通知》,央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称,房地产企业之间的并购是行业化解风险、实现出清最有效的市场化手段。
2021年11月前后,银行端逐渐放开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及房地产开发贷业务。2022年1月起,各类并购债券、并购融资战略合作、银行并购贷接连落地。同月,监管部门又提出新的风险处置思路,鼓励AMC通过市场化方式参与出险房企化债工作。
随后,东方资产发行规模为100亿元的地产纾困金融债,长城资产100亿元金融债券也获批发行。2022年4月初,招商蛇口联手长城资产与佳兆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这是AMC和头部央企首次公开宣布介入出险房企处置。
然而,迄今为止,房地产纾困进展缓慢。一名银行人士透露,银行对涉房融资端的放开依然谨慎,态度并未变化。
按照规定,商业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只能通过房地产开发贷款科目发放,严禁以流动资金贷款及其他形式贷款科目发放。因此,开发贷必须以项目为单位。作为房地产项目背后的开发者,房企被一并列入银行重点监控之中。“以前银行审核开发贷更关注项目本身。”上述银行人士提到,当下银行更看重申贷房企主体。问题房企旗下的项目再好,银行也不愿意松开融资“口子”。
“尽管监管层一再鼓励纾困问题房企,各家银行还是会根据自身风控情况综合评估。”另一名商业银行人士说,银行始终偏好放贷给央企和地方国企。
此次央行推动银行与AMC加速参与问题房企纾困,业内大多认为利好出险房企。不过,一名出险房企人士告诉财新记者,其公司于2021年三季度陷入流动性危机之后,就一直与长城资产、信达等AMC机构接洽,“我们手里有一些能赚钱的项目,AMC都只想收购这类项目,明确表示不会介入债务重组”。该人士称,对于出险企业来说,解决流动性问题的最佳路径还是优质房企或AMC介入整体重组。
来源:财新网
编辑:陈愉
责编:何继岗 钱若谷 李温情
审核:方赞
监制:翁逻沿 温作杰
总监制:邓雄杰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