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的奥运会,还会和50年前一样好看吗?

2020-04-02 20:55:49


这届东京奥运实在命运多舛,先是Zaha Hadid设计的主场馆因为预算被叫停,接着会徽被告抄袭,现在宣布延期到明年7月23日。


不过,回头看1964东京奥运,战后条件难上加难,但一支陨石级的设计团队,却创造出了奇迹般的设计,在超过半个世纪后,依然影响着世界。




一次奥运可以重建一座城市,你相信吗?


1964年,就在日本被投下两次原子弹的仅仅19年后,东京启动了当时世界上最快的新干线,举办了亚洲的第一次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那一届东京奥运的视觉设计,也是日本设计影响力的转捩点——在奥运史上第一次运用了现代设计,以一种一目了然、记忆深刻的方式,让世界重新认识了日本。


海报、路标、制服、火炬,都是记忆点


背后的设计阵容中都是超级响亮的名字。当年的东京奥运艺术总监胜见胜,号召了一批日本宣传美术会的设计师,当中有殿堂级的龟仓雄策、原弘、河野鹰思,也有彼时还年轻、后来发光发热的田中一光、横尾忠则、胜井三雄等等十多人。




虽然设计师没有酬劳,但他们收到了有钱也难买到的奥运开幕典礼门票,是前辈原弘的设计


大家不分高低、群策群力,在提前交出奥运会徽、海报之后,还在开幕前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完成了主场馆及其他奥运平面设计。


任务重、时间短、几乎没酬劳,这些设计师究竟做出了什么传奇的设计?不要眨眼,马上跟我们瞬移回去看看!


冉升起的朱红日之丸




显然,网友们对2020东京奥运会徽不太满意,甚至纷纷出现了“用之前的就好啦”、“没有任何设计能够超越它”这样的声音。


姑且不谈抄袭事件,怪只怪前任太过强大,这个深入人心的会徽,出自平面设计大师龟仓雄策之手。


这个言简意赅、直接有力的设计诞生于1961年只要看一眼就能记住,五十多年过去都一点也没过时。


不过日本设计的简单背后,必有深意——朱红的日之丸,以日出之姿,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色彩和体积振奋又提神,充满了新希望。



当时黑白电视仍在使用中,所以日之丸还有个黑白版本



下方的金色五环和TOKYO 1964,出自昭和年代的另一位代表设计师原弘之手五环紧托着太阳,和TOKYO 1964遥相辉映。在当时战后的萧条气氛中,这个醒目无比的设计,猛然把民众的情绪拉到最高点。 



动画《虞美人盛开的山坡》中的横滨街头



龟仓雄策坦言,这个看似简单的标志,一点也不简单。“要让人直接地感受到日本的干净整洁和奥运的动感活力,但又不能太复杂或包含过多的想法。


要知道,在此之前,奥运会徽都是传统的插画或具象的图案,但深受包豪斯影响的龟仓雄策认为,尊重日本传统的设计不代表只能局限于传统的纹样,视觉传达必须使用人人能懂的设计语言,才能摒弃隔阂,被世界认可。


2016年里约奥运会闭幕式,超级玛丽在哆啦A梦的协助下,从一根水管弹出来变身安倍晋三,他手中拿着那颗红色球体,就是龟仓雄策海报中的日之丸 


正如他说,“设计在任何时代都是历史的见证人,必须拥有跨越时代的生命力。


这个会徽是奥运史上的一个标杆,从此之后的奥运设计开始转入了现代设计路线。不过,如此“明目张胆”地出现完整国旗图案的会徽,只有这一枚。


这个会徽同时也是1964东京奥运的第一张海报,共计印了10万张。压倒性的视觉出现在大街小巷,让日本从一片废墟中振作,也让整个世界注意到了日本的设计力。


后来,日本平面设计的核心人物永井一正评价这张海报:“这个作品让人理解到,美和功能性固然必要,但象征性更加重要,它在战后的平面设计界竖起了一座金字塔。


会徽出现在一队小号上超级壮观


关于这个设计,还有一个很动人的故事——龟仓雄策九岁那年搬到了东京,他家对面有一片红树林,满满的朱红色就是他对东京的第一印象,那也是他设计的原点。



史上第一次用照片做奥运海





你知道吗?1964东京奥运不止一张海报,还有其他三张,是奥运史上第一次使用摄影作品作为海报。 


海报的设计师依然是龟仓雄策,摄影师是日本广告摄影界的中坚人物早崎治,其中第二、三张海报的摄影指导则是艺术总监村越襄。


1962年的第2张东京奥运海报


在1962年公布的第二张海报中,六名来自不同国家的田径运动员,在夜幕中全力冲刺,比赛仿佛突然间静止了,让人不禁屏住呼吸。


血脉偾张的手臂肌肉,用力张开的手掌,腾在半空的小腿,紧紧抿住的嘴唇,都强调了运动的速度和力度。最前面的选手会是冠军吗?或者下一秒就被超越?黑色的背景看不到终点,输赢无人知晓,但运动永远不会停止。


为了拍到这么一张无懈可击的照片,运动员们从下午六点开始来来回回跑了三个小时,才得以从取景框中定格了这一个经典画面。


又过了一年,第三张东京奥运海报发行了。这次拍摄邀请了三位游泳运动员,包括第16届墨尔本奥运会200米泳冠军William Yorzyk、16墨尔本奥运会200米蛙泳冠军古川胜,龟仓雄策本来打算他们并排游泳,但最后,只留下了当时在念早稻田大学的20岁男孩岩本光司。


从小学写作文就梦想成为奥运选手的岩本光司,形容这次经历“简直是奇迹!”,他在70盏频闪灯照耀下,从傍晚一直游到午夜,拍摄结束几个月后才知道自己登上了奥运海报。虽然后来落选国家队,但今年将近八十岁的他依然在游泳。


1964年的第4张东京奥运海报


最后一张海报,在1964东京奥运开幕前登场了。和前面两张充满力量感的海报不同,这张海报上的运动员举着火炬,在黄昏的地平线上不疾不徐地奔跑,别有一种静谧、超然的氛围。这是为了致敬圣火传递的起源,一种古雅典的宗教仪式。


照片中的运动员,是当时顺天堂大学田径部的跳远选手田中良明,龟仓雄策形容他“拥有完美运动员的体格”。


不过别看他这么从容淡定,拍摄当天可是冷风习习,吃了不少苦头,拍摄团队在荒川堤坝燃烧了10支火炬才有这样的成果。


胜见胜虽然不是设计师,但他作为设计师的导师,在这次奥运之后,让图标设计走进了我们的日常,至今还在整个日本、乃至世界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例如,面对复杂无比的东京地铁线路,游客只要根据图标指示大都不会迷路,还有我们再熟悉不过的紧急出口图标上那个小绿人,它的设计师太田幸夫曾经就是胜见胜的助手。



2020东京奥运的73个运动图标,也是以1964年的设计为灵感创作的,并在静态图标的基础上,第一次使用了动态设计。




☀️




1964东京奥运开幕那天,天空蓝得不可思议,似乎誓要让人们忘记一天晚上刚刚下过倾盆大雨。

火炬手高高举着柳宗理的设计,点燃了圣火台上的主火炬,也点燃了日本的新开始。


来源:Voicer
编辑:Don
责编:唐台  叶青
审核:金安静
监制:王振辉 翁逻沿
总监制:邓雄杰


相关推荐

    打开APP阅读全文,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