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位北宋清官曾任温州知州,松台山上建有他的“纪念馆”
2020-12-01 18:28:48
站在五马历史街区上遥望西面的松台山,山顶的净光塔为“禅街”之名增添了一分禅意。遥想千年之前,各地僧侣纷至沓来,只为瞻仰一代高僧永嘉大师的风采。
登上松台山,净光塔下、仙人井旁建有永嘉大师纪念馆。鲜为人知的是,纪念馆的旧址曾是纪念北宋清官胡则的“胡公庙”,如今纪念馆的楹柱仍沿用旧联。
胡公是北宋的一位著名清官,范仲淹曾为他作墓志铭:“进以功,退以寿,义可书,石不朽,百年之为兮千载后。”
胡公先后受到了宋太宗、元成宗、明太祖等历代皇帝的十二次封赏。历史上胡公庙“布满郡境,不啻数千百区”。
1959年8月21日,毛泽东同志接见永康县委书记,评价胡公“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是北宋时期的一名清官,为人民办了很多好事”。
习近平同志多次赞评胡公精神。2003年6月12日,他视察永康方岩,号召党员干部“把‘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作为座右铭”。
松台山上为何建有纪念胡则的建筑?说来,他与温州还有一段特殊的渊源。





胡则(963-1039),字子正,婺州永康(今金华永康)人。胡则少年果敢而有才气,于端拱二年(989年)中进士。
后人总结他的一生,为官47载,逮事三朝,十握州符,六持使节:历宋太宗、真宗、仁宗三朝;曾任浔州(今广西桂平县),睦州(今桐庐、建德、淳安三县地)、温州、信州(今江南上饶市)、福州、陈州(今河南周口地区)、杭州等州郡的知州;任江淮、京西、广南西路、江淮、陕西、河北等发运使或转运使。
胡则官至北宋权三司使(代理计相),以知杭州府加兵部侍郎致仕。宝元二年(1039),胡则在杭州去世,敕葬杭州西湖龙井源,范仲淹为他作墓志铭。
△杭州老龙井景点的胡则雕像(资料图片)
胡则一生在全国各地为官,在他任官期间,宽刑薄赋,清正廉明,颇多政绩。尤其在他晚年出任兵部侍郎时,克服重重阻力,向朝廷奏免了浙江衢婺两州的身丁钱(人头税),百姓因此感恩戴德,在胡则去世之后为他立庙祭祀,敬若神灵。北宋宣和年间,宋徽宗“褒嘉为建庙”,赐胡公“佑顺侯”封号;绍兴三十二年(1162),宋高宗赵构敕赐“赫灵”两字作为胡公的庙额。宋代,朝廷先后赠谥追封七次,封号有佑顺侯、福泽侯、显灵侯、显应公、保定郡开国公、正惠忠佑公,最后被奉为胡公大帝。
从北宋清官到“胡公大帝”,正如毛泽东所说的,胡公大帝不是神,不是佛,而是人。他是北宋的一个清官,为人民做了很多好事,人民纪念他,所以香火长盛不衰。
温州人对“胡公”胡则并不陌生。
北宋大中祥符三年(1010),胡则从太常博士提举两浙榷茶,改任温州知州。
根据明弘治《温州府志》记载,胡则在温州知州任上,减轻当地赋税,废除苛捐杂税。而且他还担任了银铜场铸钱监,发现了被藏匿起来的数万斤铜。涉嫌的吏员非常害怕,胡则对他们说,自己不会轻人命重财货,把藏匿铜的事件当作“羡余”处理,没有追究相关吏员的责任。温州人至今建祠祭祀胡则。
胡则去世后,宋元明清历代,胡公信仰在浙江各地十分普遍。清代,除了金华地区,“暨绍台温处诸郡公庙以千百记”。现代文学家郁达夫,曾在散文《方岩纪静》中,讲述胡公庙的情景。
清光绪《永嘉县志》载:“胡公庙,在开元寺右,祀宋郡守胡公则。公永康人,《宋史》有传。一在松台山,一在永场青山,一在镇海门外。”清嘉庆年间,温处兵备道李銮宣在《东瓯镇海门外胡公庙碑记》中也说“而今之庙祀,乃遍东瓯也”。
△松台山永嘉大师纪念馆
清代,温州古城的开元寺旁(今公园路东南大厦一带)、松台山、镇海门外,都建有胡公庙。如今,永嘉大若岩、瓯海瞿溪等地,都仍有胡公庙,龙湾至今流传胡则(胡公爷)信俗。
2010年年底,在距松台山净光塔约30米处,仙人井旁的危房在拆除中露出原始的屋架:挺直的石柱、圆满坚实的月梁、做工大气的木斗拱、藻井以及房屋后的摩崖石刻……每根石柱上都有阳刻的字体圆润的对联,对联下脚还有阴刻印章。


△纪念馆中胡公庙的旧楹联
这座危旧房坐东朝西,三开间,房屋正间前筑抱厦,内外楹柱共有七对。从房屋的月梁雕花及石刻的文字分析,该古建筑建于民国时期。
后经文史专家考证,这座危房便是民国时期从松台山麓东南处移建的胡公庙。
△净光塔塔院原址上的古屋梁架结构 黄国斌摄
松台山胡公庙石刻古联中,有描述松台山风景的,如“松竹平分池上月;楼台深锁镜中天”;也有讲述胡公功绩的,如“丁田永免,苗米限收,勋业昭彰光宋史;基业旧存,庙堂新筑,人民崇拜遍瓯邦”。
值得一提的是,温州还曾发现过胡则以及胡则之孙胡拱的相关文物。
1966年,瑞安仙岩慧光塔内曾出土北宋时期《陀罗尼经发愿文》刻本,卷末刊小字题识一行:明道二年十二月大中大夫尚书兵部侍郎致仕上柱国赐紫金鱼袋胡则施印。
所谓刻本,即是把字雕刻在木板上印刷而成的书。由于迭经历代战乱,水火的毁焚,与年长月久使用的弃废,唐宋刻本绝少传流下来。所以,宋代刻本在明代已被视为珍宝。这本《陀罗尼经发愿文》堪称宋刻佛经精品,且是我国现存的宋代刻本中唯一的明道二年刻本,所以弥足珍贵,现馆藏于瑞安文物馆。
另外,在松台山净光塔重建过程中,在原净光塔塔基下出土了近200多件文物,其中有不同朝代的塔砖、造型丰富寓意深远的瓦当、大小各异的钉帽、唐文化特征的绿色琉璃瓦、圆润莲花瓣须弥座残件、五色祥土及灵骨舍利等。
△原净光塔塔基下出土的瓦当
出土的塔砖中,“合郡官员捨砖”中有很多题名为“都孔目”胡拱捨的砖。塔砖中的“捨”字,是佛教文化主要思想之一,意即“捨”去人的贪心。经查阅发现,胡拱就是胡则的孙子。
△刻有胡拱名字的净光塔砖
从明道二年(1033)由曾任温州知州胡则施印的《陀罗尼经发愿文》在温州流传至今,到胡则之孙胡拱在净光塔捨砖,胡公与温州可谓有着不解之缘。
来源:温州三十六坊
编辑:Don
责编:何继岗 李温情
审核:金安静
监制:王振辉 翁逻沿 温作杰
总监制:邓雄杰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