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推荐大家到温州大南商圈打卡两处历史印迹

2021-02-09 09:37:05

南门会市六组主题情景铜雕之一。

美人戏台环境提升工程正在抓紧进行扫尾。

市民在南门会市主题情景铜雕前拍照。

 鹿城区温瑞塘河工程建设中心昨天透露,市区大南商圈南门会市项目、美人戏台项目将分别于春节正式开放、建成试开放。

大南商圈“后南市”

逐步取代南大街“南市”地位

南门会市项目北边为国正大厦、东临大南路、南面为银泰大厦,这里的主题雕塑景墙上有“南门会市简介”。

白鹿古城“东庙、南市、西居、北埠”,“南市”主要指瑞安门(今城区开太百货周边)以内。1934年,永嘉县长张感尘拓宽道路解决交通堵塞,开始拆除小南门、瑞安门。1938年2月,因古城墙被日寇飞机炸毁,永嘉县政府决定动工拆除并出售城石,以充拆城经费。两座城门拆除后,古城城基形成三五米宽的砂石路,现人民路为旧时白鹿古城的南面城基及其下之小径。

旧城南市随着岁月变迁与商贸发展,民国时期南门外的虞师里、锦春坊、花柳塘周边有——金融业:钱庄;制造业:纺织、棉织、花席、肥皂、烟卷、电厂、铁工厂;商业:茶叶、南北货、桂花糕、柿饼;通讯业:邮信局。“南市”外延大势所趋,南门外初具“后南市”之雏形。

1950年,无名砂石路定名“人民路”,寓意“人民当家做主”。随着城市发展所需,南护城河被填河筑路,人民路逐步拓宽。改革开放以来,大南门商圈不断扩大,银泰百货入驻,置信广场拔地而起,使大南商圈的“后南市”逐步取代白鹿古城南大街的“南市”地位。

三座雕塑六组铜雕

成为南门会市标志性构筑物

城市需要记忆,尤其是历史文化名城。城区开太百货周边,已找不到足够的地方承载南门会市的印迹,鹿城区温瑞塘河工程建设中心广征民意,听取相关街道与部门的建议,最后把南门会市项目定在银泰商区的现址上,“原来此处只有一些衰败的植物。”该项目设计师、高级园林工程师黄莉说。

该项目设计面积为2602平方米,绿化面积754平方米,主要工程内容包括景观、绿化、硬质铺装、给排水、照明等。

去年9月底,南门会市项目开工,建设三座主题雕塑景墙,同时结合两侧绿化布置六组主题情景铜雕,每个铜雕高1.8米。

三座主题雕塑景墙,每一座两面浮雕,主题分别为:备足农具闹春耕、挑灯夜干竹木匠、叫卖吆喝市声声、唱词鼓琴听忘返、货品琳琅眼视花、生意兴隆商贾嘻。六组主题情景铜雕同样反映晚清时期,白鹿古城的生活生产状况。

黄莉表示,这些主题雕塑景墙、系列主题情景铜雕成为南门会市标志性构筑物。

鹿城区温瑞塘河工程建设中心提醒市民,到南门会市游玩,不要用脚踢景墙旁边的砾石、花坛旁边的石英砂。这些砾石与石英砂都是美化环境用的,踢了会破坏景观。

用菠萝格造美人戏台

莲花顶榫卯连接还原古建样式

这两天,美人戏台环境提升工程正在抓紧进行扫尾,该工程与南门会市项目隔着一条马鞍池路,它东临山前街、西侧与马鞍池公园相隔山前河,南临大南里商圈。该工程改造面积1150平方米,美人台建筑占地面积53平方米,旁边还有一个走廊。“你可以这样想象,演员在美人戏台演出,在走廊上妆卸妆。”鹿城区温瑞塘河工程建设中心的章登程,具体负责美人戏台环境提升工程,他这样说。

原来的美人戏台“名存实亡”,无法呈现历史典故,失去原有功能成为休憩场所。去年9月10日,美人戏台环境提升工程开工,对原来的水泥美人台进行改建。

美人戏台主材料选用菠萝格,菠萝格具有红木的稳定性,抗潮湿和防白蚁能力都不弱,市场上常将它当作红木的替代品。“古时候的戏台一般不用菠萝格,用杉木比较多。我们这次选择菠萝格,是看中它的耐久性。”黄莉解释。

美人戏台建筑风格属于晚清歇山顶(正脊两端到屋檐处中间折断了一次,好像“歇”了一歇),台顶釆用莲花顶,莲花顶是古建中常见的吊顶设计。该戏台的四根主梁,每根主梁顶部都有一个木雕龙头,这四个木雕龙头是温州千弘园林景观古建工程公司的庄师傅手工雕成的。庄师傅做木雕已有20多年,这样一个木雕龙头需要他雕五六天时间。

“整个美人戏台与旁边的仿古走廊,都是我们手工出品的。”温州千弘园林景观古建工程公司技术总经理田礼建称,该美人戏台与旁边的仿古走廊采用榫卯连接,只用了十七八公斤钉子。“如果我们不用榫卯工艺,这个工程至少得用六七十公斤钉子。”田礼建说,以此证明该工程是“还原美人戏台古建筑样式”。

海外游子称赞

美人台提升后有味道多了

我市民俗专家金文平曾参加1981年全国地名普查,他当时调查过美人台地名的来历:

相传红莲子是温州乱弹班的艺人,一次在美人台演出时,因反抗流氓地痞的调戏,愤然拔剑自刎。时人为了纪念这位贞烈女子,就将这个地方叫作美人台。美人戏台建于晚清,戏台正中画有美人图。戏班在此演出,演员看到美人图总会忘词,戏班于是演出前用红绸缎遮上图中的美人眼睛,演员就能正常发挥。上世纪20年代,美人戏台因火灾烧毁,后来用水泥复制“美人台”。

通过此次提升工程,美人戏台“修旧如旧”。附近的一些老居民纷纷拍摄美人戏台,并将照片传给国外的亲戚,以慰他们的乡思。“他们跟我说,外国的亲戚都说新的美人台比原来有味道多了。”章登程说,这让他很有成就感。

章登程透露,春节过后美人戏台还会实施夜景工程,让美人台夜景与对面的巽山夜景相得益彰。

重建九粒石板桥

民俗专家要到桥上走一走

此次美人戏台环境提升工程,新建一座行人专用桥叫九粒石板桥(长12米,宽3米),连接美人台与马鞍池公园。该桥原址在美人台附近的山后街,南塘街与山后街距离不远。金文平60岁出头,童年生活在南塘街。他回忆,九粒石板桥在他小时候就没有了。

传说,以前有个私塾先生到山后街家访,饥肠辘辘之下偷吃学生家中九颗汤圆。学生家长骗他说,这些汤圆是供神用的,偷吃以后只有做好事才能避免神仙责怪。这个私塾先生听说山后街缺一座桥,对两岸百姓来往造成不便,于是用九粒石板在山后街建了一座桥,“他吃了九颗汤圆,一颗汤圆一粒石板,就用九粒石板建好一座桥。”金文平说。

在美人戏台环境提升工程意见征集中,金文平建议恢复这座桥的意见得到采纳。施工单位根据设计方案,将九粒石板做旧后建起一座桥,飞跨在美人台、马鞍池公园之间,作为公园东入口。金文平说,九粒石板桥正式开放后,他要到桥上走一走。


来源:温州晚报

编辑:大喜 周婉翔(实习)

责编:何继岗 李温情

审核:刘艳丽

监制:王振辉 翁逻沿 温作杰

总监制:邓雄杰



相关推荐

    打开APP阅读全文,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