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医生张文宏 花式点赞温州

近日,张文宏接受温州广播电视传媒集团《温州人品牌工作室》的“云采访”,与家乡人分享自己的抗疫心得,并点赞“新时代温州人精神”。

张文宏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
党支部书记
张文宏,1987年从瑞安中学毕业考入上海医科大学(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1993年从上海医科大学毕业后进入华山医院感染科,2017年获得首届“国之名医·优秀风范”奖,今年2月入选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
抗疫救援
点赞温州公共卫生体系
记者:能不能跟我们说一说,您认为温州抗疫期间有哪些好的做法跟经验可供大家借鉴的?

张文宏:温州这次抗疫过程,整体上我还是蛮感动的。在疫情发生以后,温州一线的医生都是积极投入到抗疫工作中。整个温州的公共卫生体系,在这里体现出来还是有自己非常强大的一面,做得也非常好。第一个就是社区、道口,再是输入性隔离,然后还有我们疾控人员对密切接触者的追踪,以及各大医院对确诊病人的隔离和救治,事实上每一步都要求做得非常完美,所以这一次温州整体做得非常棒,公共卫生的几个体系、几个步骤,完成得非常好,特别是最后一个医疗救治,救治成功率达到了非常完美的一个数据,这个也体现了整个温州公共卫生体系是经得起考验的。
记者:作为一名温州人,我想您这段时间除了忙于工作之外,肯定也会关注着家乡的一些情况。这段时间当中有没有一些关于温州家乡发生的、让您印象特别深刻,或者说是特别感动的事情?

张文宏:温州一线医护人员手里治疗的病人数事实上超过了大多数省份的病人数量,但是最后他们取得了这么好的一个医疗成果,也是让我印象非常深刻。温州的医疗工作者,他们和海外的侨胞展开了广泛的对话,把自己在这边的抗疫情况,能够及时传达给海外侨胞,对他们表示关心,我也非常感动。在我们早期疫情开始的时候,无论是海外的侨胞,还是温州的企业家,都做出了非常慷慨的举动。无论是海外还是海内,都有一种大家都是一家人的这种感觉。在这种大家合作的过程中,你看这次疫情就控制得非常好,现在很多海外的侨胞在外面也比较定心,他们在那边工作,继续工作,继续抗疫,我相信过段时间也会恢复得比较好。温州人在这场抗疫中还是坚持了一个积极进取,同时又是团结互爱的一种精神。
复工复产
点赞温企创新模式
记者:说了抗疫期间的一些事情之后,我想再请您跟我们说一说现在的“后疫情时代”,大家慢慢的要把这个工作重心要转到“保安全 促发展”上了,在复工复产的保驾护航当中,您对企业能不能提一些建议?在做好抗议的同时如何又做好复工?

张文宏:现在大家因为开始复工复产,人群聚集可能也会增加了,所以大家在人群聚集的时候,实际上还是要注意个人防护,避免一些面对面的摘口罩这类直接的接触,而且勤洗手,这些能够做得到位的话,实际上问题不是太大。还有大规模的聚会,到现在为止,实际上还不是最为合适,可能还要再等待一段时间。
记者:最近这段温州的一些知名的企业,他们都是以企业家自己去上线直播带货的这样的方式来进行复产,您如何看待这样的方式?

张文宏:我认为现在的温州人能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把经济和抗疫两手都抓得很好。我想这个是对我们整个国家来讲,对于我们整个地区来讲都是同样的重要。对我们个人来讲,那也是非常重要,所以希望温州越来越好。
赤子情怀
点赞新时代温州人精神
记者:在温州所涌现出来的是从政府到企业、到每一个关口、每一个部门的这种努力,你觉得在背后为什么温州人会有和别人与众不同的地方?是否有我们温州人独特的一些文化和精神?

张文宏:因为温州这个地方从古代来讲,它实际上是非常偏远,很多人其实都是全国各地移民过来的,在资源这么少的地方,土地又是这么少的一个地方,你居然能可以活下来。我认为这种拼搏的精神实际上在基因里面应该是存在的。其实也不是今天我们会遭受这么大的一些挑战,事实上一直是遭受极大的挑战的,就是说在改革开放之前,温州这个地区也是因为资源不好,事实上大家日子过得也是蛮苦的。
然后在改革开放以后,可以说我在中国的全国各地我都看到温州人,赚了多少的钱,都没法改变他这种艰苦朴素和拼搏的精神。实际上勤俭节约也好,积极拼搏也好,跟恶劣的环境斗争也好,其实这种精神是融入到温州人的血液里的。在整个温州人的历史里面,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地跟各种困难做斗争,哪怕是在环境再恶劣的情况下,他们好像也总能找到自己的出路,所以我觉得这次疫情是再一次展现温州人精神的一个事件,我也非常欣喜地看到这种精神。

来源:温州人品牌工作室
记者:芸芸 乔乔
编导:琼琼
编辑:黄豪
责编:叶青 唐台
审核:金安静
监制:王振辉 翁逻沿
总监制:邓雄杰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