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访谈 | 叶志镇院士:培育百亿企业 助推千亿产业 助力万亿城市
点击视频观看独家院士访谈|培育百亿企业 助推千亿产业 助力万亿城市
2021年,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院长叶志镇领衔建设的浙江大学温州新材料创新创业中心可谓硕果累累,共落地5个研发中心,1个联合研发中心。这些研发中心带来的新技术项目将为温州、浙江乃至全国带来怎样的产业革命?为了详细了解这些新技术的台前幕后,我们独家专访了叶志镇院士。
叶志镇:浙江温州苍南人,教育部科技委量子科学与柔性电子专门委员会和材料学部委员,浙江省特级专家、浙江大学材料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电子学会理事和电子材料分会副主任,中国半导体光电材料著名专家,201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为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院长。
主要成就:开辟浙大半导体薄膜研究方向,在氧化锌紫外发光、透明导电、钙钛矿发光显示、纳米材料传感与环保应用等方面做出重要创新成果。发表SCI论文700余篇,连续7年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出版著作5部,其中国家规划教材1本,获首届全国优秀教材奖二等奖;授权发明专利130余件,转化企业效益近百亿元。是国际光电氧化锌材料研究的主要学术带头人。
新技术一:新型光电材料研发中心|钙钛矿显示技术
据权威统计数据,2020年全球显示市场规模已超2万亿元人民币,其中LED占比近50%。当前主流液晶显示器存在色彩饱和度低,色域范围小,响应时间慢,功耗高等缺点,无法满足5g+8k超高清显示需求。
叶志镇院士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揭示钙钛矿机子发光机制,掌握钙钛矿显示的核心关键技术,开发锂掺杂钝化缺陷低维量子结构等技术显著提升光效至90%,发明维度和界面调控生长技术大幅提升材料器件稳定性,4次刷新LED光效世界纪录。绿光LED外量子效率已突破23.6%。将为未来万亿新型显示市场提供革命性技术和关键元器件。
新技术二:宽禁带氧化物半导体材料研发中心|氧化物半导体制作气敏传感器
氧化物半导体气敏传感器新技术,特异性检测不同气体,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特点,可用于健康、工业环境等领域。具体可应用于糖尿病初筛,做作低成本高灵敏的低浓度丙酮检测以及电力输运绝缘气体SF6在线检测技术,为电网老化提供实时高效的监测。
随着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的迅速增长,人们的饮食结构与生活习惯逐渐改变,伴随而来的是人类健康问题的普遍化和低龄化,其中以糖尿病最为常见。数据显示,中国的糖尿病患者共达5000多万人,且每年新增120多万。
根据医学调查,糖尿病患者呼出的气体中丙酮的气体的含量大于等于1.8ppm,远大于普通人呼出气体中丙酮气体含量。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实现无接触的呼吸检测。
目前全国变电站数约25,000个,在气相色谱上检测的成本高达10亿元,气相色谱质谱技术等方法以备用于离线检测有害气体,准确性高,但检测周期长成本高,并且不适合用于气体成分的快速在线分析,SF6具有优异的灭弧性能和绝缘性能,因此广泛用于气体绝缘开关GIS和各种绝缘设备,决定电力系统安全。院士团队研发的电力输运绝缘气体SF6在线检测技术,为电网老化提供实时高效的监测。
新技术三:新型电池材料研发中心|先进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新技术
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习近平主席表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综合发展双碳战略,需要构建低碳能源体系,发展电动汽车清洁能源等。目前全球电动汽车市场发展迅猛,但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已经接近极限,同时面临全球锂资源匮乏的难题,急需发展新型动力电池技术。
全球风光发电累计装机容量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电网消纳难弃风弃光现象却愈发严重,急需发展新型储能电池技术。针对电动汽车和清洁能源两个领域面临的难题,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叶志镇院士团队,在钠离子动力电池和锌基液流储能电池两个方面实现了新的技术突破。
这些核心关键技术将如何促进电动汽车产业和万亿级新型储能产业发展,让我们共同见证浙大温州研究院叶志镇院士团队带来能源领域革命,
那么,问题来了, 院士团队为何要研究这些新技术?这三个新技术,在国内和国际上的地位是怎么样的?这些新技术带来的新产品,未来前景如何?这三个新技术何时能够转化为产品?对于这些问题,叶志镇院士都作了详细的解答。
2011年我国新材料产业总产值仅为0.8万亿元,2019年我国新材料产业总产值增至4.5万亿元,增长15.4%,2020年达6万亿,预计到2021年整个新材料产业总产值有望突破7万亿元,浙江省材料产业2020年产值近万亿,是我国材料产业大省,院士团队带来的新材料项目将为我市、我省、我国带来怎样的广阔前景,我们将拭目以待。
叶志镇院士还回答了一些其他的问题,同样让人印象深刻:包括对自己哪方面的成就感到骄傲?为何要回到家乡工作?当代大学生应该怎样使自己的学习生活对将来的工作更加的富有成效?以及对当代年轻人的劝勉等等等等。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吗 ?欢迎点击最上面的视频观看独家专访。
对新技术有兴趣的网友,也可以点击以下视频了解这些新技术以及他们的应用领域和广阔前景。
2021年,院士团队带来三项新技术,其中两项为首次发布。
来源:温州人品牌工作室《对话温商》
编导:燕亭 摄像:黄凡
责编:张燕亭
审核:朱磊 吴芸芸
监制:翁逻沿 温作杰
总监制:邓雄杰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