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了4000年的生物,不成仙真是可惜了

2020-07-26 19:37:27



两只加拉帕格斯象龟已80岁高龄,此时正因交配问题准备干架。

摄影:Ursula Tillmann


俗话说“千年王八万年龟”,

殊不知即使是龟类中最长寿之一的象龟,

其寿命也仅有200年左右;

人们一直相信“锦鲤”是祥瑞,

但其平均寿命也不到100年,

与今天要说的“各路大神”相比,

只不过算是“年轻人”。


北极贝的寿命超500年

巨型桶状海绵能活2300年

黑角珊瑚则拥有超过4000年的寿命;

还有更甚者

——灯塔水母,

几乎具备永生的能力。




撰文:Lynne·Lee


格陵兰鲨

Somniosus microcephalus


格陵兰鲨

摄影:NICK CALOYIANIS


2016年8月,

人们对一条5米长的雌性格陵兰鲨展开研究,

估测其寿命约为392岁

这使其成为已知寿命最长的脊椎动物


该物种主要分布于北大西洋及北冰洋的海域,

是现存最大的鲨鱼物种之一。

为了适应深海生活,

它的组织中还含有高浓度氧化三甲胺。


许多格陵兰鲨眼部长有寄生虫,导致它们部分失明。

摄影:NICK NORMAN,NAT GEO IMAGE COLLECTION


科学家称,

格陵兰鲨长寿的重要因素

是由于该物种的生长速度非常缓慢, 

它们每年以0.5至1厘米的速度生长

大约150岁性发育才达成熟阶段


依据放射性碳定年技术测得的资料推算,

格陵兰鲨的平均年龄大约为272岁

最长寿命可超过400岁


弓头鲸

Balaena mysticetus


弓头鲸

摄影:PAUL NICKLEN


哺乳动物的长寿记录属于弓头鲸

该物种被认为已经达到了211岁的高龄。

弓头鲸是弓头鲸属的代表,

是分布于北极和亚北极海域特有的须鲸。


据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称,

基因组序列显示弓头鲸的最大寿命约为268岁

另一项研究显示90岁的雌鲸仍然有生殖能力


由于其寿命之长,

雌性也可能有更年期的现象。


一只弓头鲸在挪威的一片海域中游动。

摄影:KIT M. KOVACS AND CHRISTIAN LYDERSEN,NORWEGIAN POLAR INSTITUTE


弓头鲸长寿的部分原因

在于它们的新陈代谢非常缓慢

以及它们能够适应寒冷但富含食物的北极环境


人们曾经认为,

生物体中存在的细胞数量越多,

导致与年龄相关疾病和癌症突变的几率就越大。

虽然弓头鲸的细胞数量比其他哺乳动物高几千倍

但它对癌症和衰老有更强的抵抗力


北极蛤

Arctica islandica


北极蛤“明”

图片来源:班戈大学(BANGOR UNIVERSITY)


2006年,

科学家在冰岛海岸捕捞蛤蜊后,

将其放置在冷冻柜里以待后续研究,

在随后进一步研究其年龄的过程中,

一只叫做“”的北极蛤不慎死亡。


2013年11月13日公布的分析表明

“明”的真实年龄高达507岁

这意味着“明”大约出生在公元1499年

鉴于其年龄,

这只北极蛤以我国朝代“明”命名

并被认为是已知最长寿的对细胞个体动物


北极蛤

图片来源:NATIONAL GEOGRAPHIC FRANCE


北极蛤的生长速度比其他种类的蛤蜊缓慢,

从胚胎到幼虫的平均生长时间为4天,

平均需要5.8年的时间才能达到成熟

对于寒冷地区的种群个体来说,

生长速度可能会进一步减慢,

因为只有在夏季它们才会生长

 

科学家认为,

长寿记录保持者处于低温环境并非偶然。

大多数寿命特别长的动物体温都很低,

或者生活在低温环境中。

在寒冷的天气里,

如活性氧的产生、DNA的修复

以及基因的转录等过程都会变慢。

 

灯塔水母

Turritopsis dohrnii


灯塔水母

图片来源:NAT GEO KIDS


说到长寿,

就不能不提到灯塔水母了,

19世纪80年代

这种“永生水母”在地中海被发现。


灯塔水母在性成熟的水母型形态下

可以将自己反向生长回水螅状态

重复水螅与水母来回的周期,

来达成永生的效果。


灯塔水母

摄影:JENNIFER HAYES


从理论上讲,

这一过程可以无限期地进行下去

有效地使水母在生物学上永生,

尽管在实践中个体仍然会死亡。

在自然界中,

它们可能屈服于捕食者或疾病

而不会恢复为水螅形态。


灯塔水母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一种

能够通过特定的转化过程

返回到水螅状态的水母。

这种逆转生物周期的能力

在动物王国中是独一无二的。


阿尔达布拉象龟

Aldabrachelys gigantea


阿尔达布拉象龟

摄影:SIMON BENJAMIN,ALAMY


一些来自阿尔达布拉环礁的阿尔达布拉象龟

被认为超过了200岁

但这个数字很难确定,

因为它们往往比人类观察者活得更久


研究人员一直无法精确找出

龟类寿命如此之长的原因,

但它们缓慢的生活方式可能与此相关。

巨型陆龟的新陈代谢非常缓慢

这意味着它们消耗能量的速度

比那些体型更小、速度更快的动物要慢。


阿尔布达拉象龟

摄影:THOMAS PESCHAK,NATIONAL GEOGRAPHIC


单凭衰老的理论

并不能完全解释为何乌龟类比人类长寿,

但它们的繁殖寿命和体型大小

可能暗示了一种解释。


除了它们坚硬的外壳为它们提供了安全庇护,

它们还只生活在几个特定的岛屿上

这样一来巨型陆龟几乎不需要担心掠食者。

它们也不必为了维持其物种的生存而急于繁殖,

它们基本是依靠保护自己的生物资源

来维持生存的。


亚洲象

Elephas maximus

 

亚洲象

摄影:CYRIL RUOSO,MINDEN/CORBIS


象的寿命可达60-70岁

林旺”是一只被圈养的雄性亚洲象

它的大半生都是在台北动物园度过,

是该动物园最有名气的动物,

它于2003年辞世,

享寿86岁


亚洲象,

是亚洲象属(Elephas)中唯一现存的物种,

分布在印度次大陆及东南亚,

全球动物园中大约有一半的大象

生活在欧洲的动物园里中,

它们的平均寿命只有野生种群的一半。


亚洲象

摄影:ARUN BOISRI


这种差异在亚洲象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

导致其生存状态受损的原因

可能是压力及肥胖


像象和鲸这样的大型动物受捕食者的威胁较小

也没有早年繁殖的进化压力。

此外,

大型长寿动物的癌症发病率低得惊人

不到5%的圈养大象死于癌症,

相比之下,

人类的癌症死亡率为11%至25%


凤头鹦鹉

Cacatuoidea


米切式凤头鹦鹉

摄影:JOEL SARTORE,NATIONAL GEOGRAPHIC PHOTO ARK.


鹦鹉是寿命最长的鸟类之一,

凤头鹦鹉和亚马孙鹦鹉(Amazona

寿命可以达到75岁甚至更多。

对于这些小型动物而言,

其寿命已经非常可观了。


香橼凤头鹦鹉

摄影:JOEL SARTORE,NATIONAL GEOGRAPHIC PHOTO ARK.


鹦鹉长寿的原因在于它们的捕食者很少

因此没有大量繁殖的压力。

而且鹦鹉通常是群居的,

所以它们找到食物的机会更大


喙头蜥

Sphenodon punctatus


喙头蜥

摄影:FRANS LANTING


喙头蜥是新西兰特有的爬行动物,

是喙头目仅存的成员

喙头蜥有时被认为是“活化石”。


当对其基因组进行测绘时,

研究人员发现该物种有50至60亿对DNA序列

几乎是人类的两倍


喙头蜥

摄影:JOEL SARTORE,NATIONAL GEOGRAPHIC PHOTO ARK.


喙头蜥可能是所有爬行动物中

生长速度最缓慢的物种

在其生命的前35年中都在持续生长,

性成熟至少需十年以上。

该种平均寿命约为60岁

但其寿命也可能达到100岁以上


巨型桶状海绵

Xestospongia muta


一位潜水员坐在巨型桶状海绵上

摄影:DAVID DOUBILET,NAT GEO IMAGE COLLECTION


巨型桶状海绵

是生长在加勒比海珊瑚礁上的海绵物种。

桶状海绵被称为“珊瑚礁中的红杉”,

其寿命可达数百至一千年甚至更长。


在4.5年的时间里,

根据同一海绵个体的数码照片,

已经建立了桶状海绵的生长模型。

海绵的生长速率

从每年超过400%到每年仅2%不等。


桶状海绵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海螺礁上最大的海绵大约有一个油桶大小,

估计已有130年的历史。

被拍摄到的最大个体(现已死亡)

估计有2300岁

 

黑角珊瑚

Antipatharians


黑角珊瑚

名字来源于它黑色或深褐色的骨骼,

但其组织色彩鲜艳。

据估计,

在深海浅层带的黑角珊瑚群落,

其自然寿命估计为70年

研究人员表示,

个别群体体的寿命已经达到数千年左右。


黑角珊瑚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2009年3月,

在接近300到3000米的深度

人们发现了距今约4265年的深海黑角珊瑚。


它从公元前2200多年前活到现代,

这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珊瑚品种、

地球上最古老的连续生物体,

也是全世界寿命最长的生物



来源:国家地理

编辑:Don

责编:唐台 何继岗

审核:金安静

监制:王振辉 翁逻沿

总监制:邓雄杰



相关推荐

    打开APP阅读全文,体验更佳